【资料图】

本报讯 6月7日23时,瓯江实验室在细胞生长因子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其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展示了FGF23、FGFR、Klotho和HS四元复合物分子机器组装和信号激活模式,为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这是由瓯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校堃、资深研究员穆萨·穆罕默迪、特聘研究员陈高帜团队实现的重大研究突破,打破了近三十年来科学界对于FGF信号启动机制模式的固有认知,颠覆FGF这一生长因子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的药物研发传统范式,也是瓯江实验室在该领域一次重大科研成果突破和里程碑事件。

这项成果,使成立两年的瓯江实验室,首次站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舞台。团队成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代谢是一盏灯,操控代谢的开关有机械、声控等多种形式,FGF是开关方式之一。此次研究首次找到了FGF调节代谢的工作原理,为日后打开、关闭或调控代谢这盏“灯”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信息。

瓯江实验室作为浙江省实验室之一,两年来迅速组建了包含8位院士在内的科研人才团队43个,高层次人才规模突破420人,并耗资1.5亿元建设了涵盖跨尺度光学分析、多模态眼脑解析大设施、高通量组学分析等六个仪器平台的医学科学大设施。同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影响因子IF大于10的有249篇。还有一批成果正在转化,宋伟宏院士团队通过寻找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生物标记物,成功研发出“一滴血”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黄志锋课题组发现一次治疗持久缓解糖尿病新策略,奠定了从中枢代谢调控视角发现抗糖尿病新靶标、研发可持久缓解T2D创新药物的关键理论基础;陈江帆团队研发了通过影响肠道功能反馈到大脑而影响情绪认知的新型食品,用于治疗帕金森疾病;安德鲁团队通过转录组数据发现近视起源的新机制,为指导近视药物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瓯江实验室主任宋伟宏在发布会上介绍,成立两年来,瓯江实验室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多方招才纳士,吸引集聚院士8人,省级及以上科技领军人才12人,组建科研团队43个,形成了420人规模的高水平科研队伍。下一步,瓯江实验室将进一步扩容和完善七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招引转化团队、出台转化制度、强化激励机制等,让高能级平台的优势尽快赋能地方产业发展;探索“投拨结合、先拨后投”科研经费使用方式改革,着力打造“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打造国家实验室温州基地,开辟学科融合发展新路子,构建“抱团攻关”新模式。 (通讯员 陈晶晶 本报记者 徐慧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