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同心向党,共铸明天。7月9日,由28位医疗专家组成的“同心·共铸中国心”昌都行红十一团分三组分别到洛隆县人民医院、县丰收广场、马利镇等地针对骨科、妇科、高原易发疾病等进行义诊巡诊、健康科普及捐赠药品等开展公益活动。


【资料图】

图为孜托镇各族群众来到县丰收广场排队就医 摄影:德吉卓玛

“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健康公益活动开展15年来,先后组织3000多家医院、超过20个专业学科的3.2万名医疗专家深入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涉藏州县开展大规模健康公益帮扶工作,累计为16个地市州200多万人次的高原各族群众提供医疗志愿服务。

“老早听说北京要来专家,我们无比期待。”早上九点,县丰收广场上早已排满了来自孜托镇各村的各族群众,等待义诊团专家们的到来。他们有的扶着家里的老人、有的拄着拐杖蹒跚而来、有的手拿病例和片子等着给医生看......

图为孜托镇群众来到县丰收广场就医 摄影:德吉卓玛

图为孜托镇群众来到县丰收广场排队等待就医 摄影:德吉卓玛

“哪里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了没有?”“有没有按时吃药?”专家们在县丰收广场义诊点边向当地群众询问边量血压、把脉、检查疼痛的部位,各自忙碌起来。

“脑梗塞病史一年,体状况一直不太好,有时候还说不出话来,怎么办医生?”多拉的家属向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晓玲医生讲述老人的病情,石医生先是拿出听诊器检查胸口,然后测量病人的血压,最后看着之前的病例咨询症状。“先通过吃药把血压、血脂、血糖降下来,然后咱们可以进一步治疗脑梗,注意勤喝水、不能饱餐、保持情绪稳定......”石医生细心义诊并且在诊断纸上写多拉的病情、医生的建议、药物清单,满满一张白纸黑字递给家属让他去隔壁药房拿药,并遵医嘱按时用药治疗。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晓玲医生给多拉检查身体 摄影:德吉卓玛

“大家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度比以前好多了,可能确实有身体上的疾病和困惑需要医生来解答,遵医嘱的能力也要比以前强多了,这一点在今天的义诊活动中感触很深。”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赵慧是第三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与之前的义诊经历相比看到藏族群众们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赵医生感到很欣慰,她说:“另外,我觉得我们到的这些地方药品资源有限,诊疗技术有待提高。下乡送医送药是一方面,更应该送技术下乡,培养一些当地卫生院的同事到内地培训,让她们在技术上提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更安心地服务当地百姓,这个很重要。”

图为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赵慧为当地群众义诊 摄影:德吉卓玛

虽然大多数藏族群众和医生们存在沟通困难,但每位医生旁边专门有县卫生院工作人员进行翻译,丝毫不影响专家们向当地群众诊断看病和传递爱心。

“从首都老远跑来给我们看病送药,嘎真切(感谢)、故次仁(愿您长寿)。”向巴曲宗在骨科义诊点给来自北京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寒看完膝盖、胳膊、肩膀等关节病后一会儿双手合十、一会儿举起大拇指、一会儿又跟李医生握手表达着心中的感谢之情。

图为向巴曲宗向北京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寒表达感谢 摄影:德吉卓玛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凡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了。他说:“不来不知道,一来发现内地和涉藏地区的医疗条件悬殊比较大,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一员,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把内地先进的医疗知识和资源带到这里,我感到很荣幸,今后如果有类似的活动我相信我和其他医生一样会积极参与,助力藏族群众的整体健康。”下午,丰收广场又排满了人,张医生穿着白大褂前往义诊点继续为当地群众进行义诊。

图为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凡

义诊团专家们顶着高反和大太阳为每一位群众细心巡诊,解疑答惑,群众们也以自己的方式纷纷为医生们表达感谢。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此次丰收广场义诊活动中孜托镇受益人数达到了500余人,发放药物价值达6万元以上。(中国西藏网 记者/德吉卓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