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身穿青蛙服,手里提着一群“小青蛙”,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今年来,“卖崽青蛙”火遍网络,活跃在多地大街小巷。因“蠢萌”的造型,有趣的互动,“卖崽青蛙”成为“全网都在偶遇的网红青蛙”。不过,不少“卖崽青蛙”也遭到了驱赶。近日,在上海街头,一只“蛙蛙”被城管拦截,还无奈当场褪去了“蛙皮”,相关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讨论。

关于“卖崽青蛙”的讨论中,民众的情绪是真实的,执法者的两难困境也是客观存在的。比起单纯输出情绪,我们显然应该思考那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城市管理者和“卖崽青蛙”应该往中间各迈一步,底层商贩的生计应该得到更多照顾,而不是简单的让他们纷纷“落网”。“卖崽青蛙”违法吗?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在《民生一网通》节目中回应,“卖崽青蛙”实际还是在兜售玩具。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擅自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卖崽”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对行人、对环境也是种干扰。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硬实力,也需要人文软实力,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具备更加高超的智慧。

长期以来,整治占道等“经营外摆”,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城市环境整治的重点。违规占道经营行为不仅破坏市场管理秩序,污染街道环境卫生,也会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加强整治十分必要,如在划定区域、限定时间、规范管理。厦门市探索在背街小巷等人车流量适宜的区域开放跨店经营,在便民惠民、保证道路畅通的同时,也拓展了解决违规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路。

城市管理者也要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融入更多的“温情”。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多一些人性化举措,提升治理效能,才能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富生机活力。北京市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引得广大网友纷纷点赞支持。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不需“烟火气”的抚慰,“烟火气”也恰如一座城市有温度的脉动与呼吸。

城市“烟火气”是城市魅力的体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形势下,城市的竞争不仅仅在经济硬实力上分高下,更应在人文软实力上论输赢。城市管理包括许多接地气又有烟火气的内容,新业态经济形式的放开,并不是无序放开、一放了之。如何打破“地摊经济”“最后一公里”的隐形壁垒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管理部门只有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在提升精细度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才能为市民提供更便捷与优质的服务。(文/付向阳 雷刚)

(责编:汪泽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