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武汉长江大桥(上图)是武汉市境内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理所当然的就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作为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隔江鼎立的自然地理条件,1957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多年来不仅承担了京广铁路等铁路干线每天300多列火车通过长江的重担,而且还要承担每天10多万辆汽车往返长江两岸的责任。而且每天还有300多艘轮船经过长江武汉段,铁、公、水这三条大通道日积月累的通行压力给这座大桥造成过碰撞与各种创伤,但这座大桥依然坚定的屹立在长江之上,从来都没有因为大桥本身损伤而禁止通行或者禁止通航。

在中国的黄河南北长江两岸曾经有一首民谣是:“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这首民谣表达的意思就是黄河水泛滥治理很难,在长江上建桥难上之难。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以及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在当时各种技术力量以及各种建筑材料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却建造出了这座被誉为“撞不垮的长江大桥”。为什么说武汉长江大桥是“撞不垮的长江大桥”呢?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历7次特大洪水,被80余次(艘)船舶撞击,至今整座大桥上的百万颗铆钉竟无松动,也从没有因为大桥本身质量原因影响过大桥上铁路与公路的通行以及大桥下长江上的船只行驶,于是“撞不垮的长江大桥”成为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名片。

武汉长江三桥(上图)又称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它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43年后修建的第三座武汉长江上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主桥全长1155.5米,武汉长江二桥主桥全长1877米,武汉长江三桥主桥全长3589米,桥面宽26.5米。武汉长江三桥是由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桥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而成的斜拉桥,也是武汉市大汉阳片区与大武昌片区的第二座过长江大通道。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桥面宽26.5米,6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日通车能力为 5 万辆,分流武汉过长江车辆29%,主要分流外地过汉车辆。它的建成通车使我国南北与东西的三条交通大动脉107、316、318等国道由武汉城市繁忙的交通“瓶颈”变成了通途,大大减轻了南北车辆过长江的压力。

武汉长江三桥对武汉南北方向通过长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被一些人诟病:“十年维修24次,何时是个尽头”?2019年5月,网络上有众多的帖子发出来了:《江夏武昌居民重要过江通道白沙洲大桥十年维修24次,何时是个尽头》。这个贴子的表达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江夏与武昌本身都是江南岸,而江北岸的是汉阳与沌口(武汉经开区),但“十年维修24次”确实是挻烦心的,它说明长江两岸近在咫尺却有桥不能过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呀。白沙洲长江大桥经常维修有关方面给出的答案是:一是过桥货车超载严重的问题,二是设计施工时使用了一些不成熟的新材料,第三就是为了赶工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