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静子

聚焦高精尖领域的学术大咖们可以怎样介绍自己?来自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两位教授提供了一种清新的思路。

在官网打开胡金牛教授的简历:博士毕业后“辗转”国内外多所著名院校做博士后、访问学者,胡教授真诚地解释为“主要是当时找不到工作”;在对研究方向“奇异原子核的基本性质”的介绍中,胡教授自嘲道“实验比较少,可以随便忽悠”……陈璟教授在个人简历中直言“不会帮学生找工作,不保证写推荐信,也不承诺学生能按时毕业”,在“荣誉称号”一栏更是直接贴上表情包,附有文字“那些只是虚名而已,就好像浮云一样”。

当看似高冷的学术研究遇上有趣的灵魂,在舆论场就会产生“火热”围观与参与。以微博话题“南开胡金牛教授简历太好笑了”为例,其讨论次数已达2.6万,阅读量更是高达2.8亿次,且仍有“愈演愈烈”之势。教授简历千千万,缘何独有南开大学的这两位学者收获巨大关注?综观网友留言,“不走寻常路”的一致评价中深藏“出圈”密码。

有个性就可爱,可爱即是吸引力。人们从两份简历中读出了教授们的鲜明个性——凡尔赛式“炫技”背后的坦诚与幽默。比如,胡教授在介绍本科生课程“原子物理学”时,特别标注“有时候会全英文教学”;在介绍研究生课程“原子核结构”时,又友情提醒“经常因为选课人少而停课”。摒弃冷冰冰的程式化俗套,在必要的教学信息之外“附赠”实用听课、选课小指南,如此真性情的老师怎能不可爱?再则,荣誉称号可谓教授们展示光辉岁月的必备项,胡教授在此栏目下大书“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其不凡人生“闪闪发光”。实际上,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当年这一奖项被授予“全体中国人”。如此看,率真中不乏幽默、坦诚中尽显有趣,是这些教授们的独特魅力。

本性流露,价值几何?可爱的人物个性消解了专家群体的严肃形象,接地气的个人简历把教授拉回人世间,看似高冷的物理研究以别样方式被关注、被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乐见教授们的意外走红,更欢迎无数学者走出固化思维、拥抱个性表达。对于诸如“高精尖人才或研究是否会因此趋向娱乐化、庸俗化”等担忧,不妨请给一点时间,给个性与创新留足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

莎士比亚有言:“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保持那份无可比拟的可爱与亲和,做一位接地气的睿智教授,着实很迷人、很宝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