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的民乐模式

——民乐县创新“1+5+5”工作法构建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 王宏琴


(资料图)

今年以来,民乐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防范化解“五类”风险、发挥“五治”作用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形成了“1+5+5”工作法,始终坚持多元共建共治,有效拓宽了具有民乐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治理特性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治理体系大优化

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完善党委主责、政府主抓、政法主战、部门主建、基层主防责任体系。全面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大党委(社工委)—网格党支部—楼栋(街巷)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体系,科学划分网格448个,推动基层党建与网格服务管理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组织保障能力。

全面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运行机制,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兜底受理、“一窗口”分流交办、“一条龙”跟踪督办、“一标准”评价反馈,并建立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和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搭建互动、多元的群众参与平台,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

深化主动创稳 推动五大风险大化解

民乐县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打好政治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主动战,结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3场次,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紧紧围绕经济金融风险、社会矛盾风险、个人极端风险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积极打好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扎实开展涉稳隐患和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打造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2件,化解率达到100%。

坚持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方向,积极打好治安防控风险防范化解防御战,全面构建智能化技术防控网、常态化治安巡逻网、精准化风险预警网、明晰化公共安全网、多元化社会共治网、专业化处突维稳网“六张网”,着力打造城乡统筹、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建专职群防群治队伍11支485人,加大对集镇街道、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巡查力度。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行业治理,深入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格落实公共安全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和市场主体责任,积极打好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整体战,常态化排查整治公共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精准“拆弹”。完善道路交通、消防、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分析研究,不断提高对新型领域公共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防控能力。

完善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工作机制,积极打好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保卫战,深入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等网络犯罪及利益链条,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清理网络违法违规信息,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优化共治元素 推动五治融合大提升

为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和自治基础的作用,民乐县不断强化政治领导构建指挥体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促进社会风险防范和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组织157名“三官一师”工作人员开展进网格活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的良好氛围。

同时,全面提升“道德讲堂”“法治课堂”质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开展“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弱有所扶、困有众助”的生动局面,营造全社会讲道德、重修养、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群众自主广泛地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局面。借助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实现事在网中处理、人在网中服务。

责任编辑:韩小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