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部门制定并发布了《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清单),该清单涵盖上海、广东等20个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明确164项相关自贸区2023—2025年的重点工作。


(相关资料图)

图为车辆驶过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

圈定164项重点工作

据商务部介绍,此次发布的工作清单明确了2023—2025年相关自贸试验区拟自主推进实施164项重点工作,每个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工作7—10项,包括重大制度创新、重点发展产业、重要平台建设及重大项目活动等。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清单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加强分类指导。工作清单列明未来三年各自建设方向和重点事项,推动各地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比如,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深化与港澳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同时,促进改革创新。该工作清单涵盖了各自贸试验区主动谋划、自主推进的一系列重点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首创精神,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因地制宜不断深化改革实践创新。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业一证”改革,建立健全行业综合监管制度。

另外,强化系统集成。工作清单赋予各自贸试验区集成性的目标任务,各地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重大制度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比如,天津自贸试验区重点建设世界级的租赁产业集群,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江苏自贸试验区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

专家表示,此次发布的工作清单为各自贸区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套清晰明确且具有前瞻性的行动方案,既可以依托各自贸区的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又可以充分激发出各地主动创新、积极探索的意愿和热情,以此带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方面的改善。

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内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成立以来,自贸区建设已历时十载。

专家认为,工作清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部署,加强统筹谋划和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以具体任务清单的形式明确了各个自贸区以及部分片区未来三年的发展重点,为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指引。

上海、广东等多地自贸区重点工作清单涉及要素交易场所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提到,建设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拓展石油天然气交易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务,深入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试点;建设全球国际航运枢纽,继续推进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建设东北亚空箱交换中心和洋山船供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航运指数期货上市。

广东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提到,推进广州期货交易所、大湾区债券平台、南沙国际金融岛、深港国际金融城等建设,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农产品交易,打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金融平台;支持建设具有深港现代服务业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探索深港规则对接和转型。优化进口食品检验模式,支持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大豆现货交易,打造免税品集散中心。

业内人士认为,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自贸区作为推动国际循环的主阵地,将要素交易场所建设嵌入跨境经济领域,可以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这将促进我国要素交易市场在全面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经济大格局下寻求新的增长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

自贸区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类型。

专家表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自贸区应通过新一轮改革创新,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功能,在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高端产业集聚上发挥“雁阵效应”,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据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我国要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落实好这个战略,关键是在“提升”上下功夫。“提升”的一个发力点,主要是以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性开放,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

据悉,此次发布的工作清单提出了多项目标,自贸区将迎来一系列改革创新“新试验”。在各大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中,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生物医药在内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关注重点。同时,随着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产业向自贸试验区聚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将得到向智能化、软件化方向升级的机会。(依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