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2022新市民金融服务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市民人口数量为3亿左右,占总人口比例超20%。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鲜血液”,新市民是城市化过程中消费增长最为强劲的群体,同时也已成为社会消费的生力军、金融服务的新蓝海。
图为福建省福州市市民在住房展销会上向工作人员(右)了解楼盘信息。(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提供便利消费信用贷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消费贷款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一些金融机构抓住消费节点,通过发放免息券,降低消费者资金使用成本。
中原消费金融利用“6·18”购物节、端午节等消费节点,在中原消费金融App端开展累计借款等活动,用户参与即可获得息费优惠、现金奖励。中银消费金融在原有授信额度基础上提高一定的额度,在App端口设置“新市民专属贷”入口,为服务新市民提供优惠政策和综合化借贷便利。兴业消费金融在去年制定了服务新市民金融需求的行动方案,持续聚焦家庭消费贷、立业计划、兴才计划等产品体系。
马上消费今年上半年开展了6场线上专项促消费活动,还通过旗下产品安逸花平台推出多项福利措施,以刺激消费。上半年,安逸花上线了6场新市民专项主题营销活动,共为新市民用户发放免息优惠券4875万张,共减免息费3344万元。
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专项信贷产品2244个,信贷余额1.35万亿元,专项保险产品1001个,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提高。
为强化新市民金融服务,浦发银行推出了新市民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发呗”消费分期服务,聚焦消费者衣食住行学和新市民在安居消费、职业教育、3C数码购物等各类消费场景中的小额信贷分期需求;光大银行联合大型互联网平台,为新市民提供便利的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消费贷款,以满足新市民的购物、装修、旅行、婚嫁、教育等需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张春子认为,做好新市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要优化各类金融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一条科学的新市民金融服务发展之路。
打造差异化金融服务产品
围绕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多家金融机构打造并推出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服务更加便利精准。
新市民家庭大多是双职工家庭,子女的教育和陪伴是个难题。招联金融推出新市民家庭团聚日活动,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供免费景点门票及酒店住宿,让在城市务工的新市民有更多机会享受家庭亲子时光。
邮储银行携手美团针对骑手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出“新市民主题骑手卡”。该卡提供跨行转账手续费、工本费等多项资费减免,持卡骑手还可参与话费立减等优惠活动。同时,邮储银行发挥邮银协同优势,对于持有该卡的骑手,在中国邮政营业网点交寄国内普通包裹可享受邮费8折优惠,满足骑手们的寄递需求。
针对新市民群体的租房需求,人保财险推出了“家租宝”家财险;围绕新市民创业场景,美团携手平安产险近日推出“美团生意保”商家综合险,提供店铺财产保障、员工意外保障和第三者责任险等多项保障。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既要从战略层面重视对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投入,也要结合其特点研发推出针对性产品和服务。可以从最基础的账户服务入手,先迈出第一步,在服务和交互过程中发掘更多产品创新空间,成熟一项推出一项,逐步补齐产品篮子。
中国农业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林立认为,要针对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金融需求,精准创新产品服务。与农村居民相比,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新市民对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更大,商业银行可参照城镇消费金融产品,构建消费金融产品体系,并为新市民在进城、安家、落户等阶段匹配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引导新市民树立正确消费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对于保障个人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改进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也十分重要,更为金融安全与稳定构筑起坚固的基础。
原北京银保监局此前发布的一份针对新市民的风险提示称,新市民要树立理性金融消费理念,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具体包括,理性消费不乱贷,防止过度负债;合理借贷要正规,远离信贷陷阱;个人信息不外泄,做好信息保护;维护权益要理智,识破“代理维权”幌子。
此外,消费者要合理合规使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消费信贷服务,充分了解分期业务手续费、贷款产品年化利率、实际费用等综合借贷成本,在不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
若确有贷款需求,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使用金融机构官方手机App等多种渠道进行咨询办理。
在引导新市民树立正确消费观上,多家金融机构已有行动:光大银行不断丰富光大理财“财富小妙招”“财富开放麦”等精品投教栏目,更直观、便捷地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和投资知识;中原消费金融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社区“云直播”活动,多渠道科普金融知识,广泛提升新市民的金融素养;蚂蚁消金利用数字技术设置完善官网顶层架构,消费者可以在显要位置看到专门设置的消费者权益、信息披露栏目,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消保问题解答、问题投诉等维权指引。
也有专家对此建议,新市民要树立理性消费观,选择可负担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使用贷款产品要选择正规机构,从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