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 最近两起风力发电风机事故,经社交媒体传播引发了行业关注。8月10日,据地方媒体报道,位于浙江某海域的一海上风机发生火灾。据了解,整个机舱和两支叶片已不见踪迹,只剩一支叶片悬挂在轮毂残骸上。塔筒上的风机编号清晰可见,截至发稿,还不清楚风机设备来自哪一家风电整机商。

此次海上风电的安装位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北部海域,场址离岸8.2km,水深6.9~11.3m,平均风速6.76m/s(127m高度)。公开信息现实,其项目装机容量为300MW规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几天前,河北某市的陆上风机也被网友爆出“风叶断裂”,有掉落危险。随着风电装机量的大量上马,设备的安全问题再度引发业内关注。

原因一:抢装造成施工工期缩短,质量跟踪未能跟上

近两年海陆风电抢装造成的施工工期紧张,施工周期大幅缩短,是导致风电项目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是风电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常来讲,陆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左右”。具体到海上风电项目,由于施工窗口短,建设环境差,往往建设周期在两年左右。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抢装,部分项目从开工到并网不到半年时间,风电比光伏建设还快,施工质量很容易出现问题。”

国内某风电行业副总工程师曾对媒体表示,过分追求抢投产、挤压投资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处理好设备质量、施工工期和项目造价的关系,遵循风电建设的内在规律。”

原因二: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快,可靠性未得到充分验证

在2022年的风能展上,中国各大主流风电整机企业等针对海上风电平价、陆上风电大基地、低风速风电市场推出新机型超过40款,远超往年推陈出新速度。

部分机组可靠性未得到有效验证,就已经批量安装并网运行,这也是风电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风机出事故并不都是环境影响,也非偶然问题。中广核新能源运维事业部某副总经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长叶片、高塔筒、大风机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速度非常快,在技术设计本身、设备本身、以及配套零部件等环节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产品批量运行后会导致极大的运行风险。”

整机厂追求产品与设备的升级迭代,是行业发展规律。风电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加快适应市场发展的机型产品研发是顺应市场的行为。“政策在变,市场在变,行业发展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推出能够适应当前阶段发展的产品,就会被淘汰。”

然而,当行业度过了“平价时代”后,风电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过去的旧机型已经不再适用,大家都在加大创新力度,致力于推出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发电效益高的产品。

此外,头部整机商们也都致力于加强质量管控和保障措施上的创新,来确保风电行业发展的底线——安全问题。这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能力需要跟上产品设备的迭代速度。

原因三:低价竞争,行业“价格战”不断

2021年伊始,为抢订单,风电整机商开始通过低价扩充市场份额,价格俯冲至2250元/千瓦左右,较当年价格高点几近腰斩。今年以来,低价竞争延续,众多厂家纷纷掷出低价,一季度风机价格跌破1400元/千瓦。据初步分析,6MW容量机组成本在1400-1800元/千瓦左右,机组中标价格低于1500元/千瓦基本无法盈利。

不合理的低价已经引发了行业人士的担忧。一位风电开发商人士呼吁,整机商不应把价格作为唯一竞争手段,风机价格向理性方向回归,这才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