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卖了小龙虾后,我们又在虾塘种上水稻,接下来就是把田间管理做好,争取有个好收成。”湖州市长兴县胡女士看着田里绿油油的稻苗,仿佛如释重负。年初她家承包了面前这片面积近150亩的稻田,搞起“稻虾共生”效益农业,轮换耕作。

据介绍,胡女士承包的150亩土地属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原来由村民种植苗木。为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一年前,有着“中国花木之都”之称的泗安镇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粮化土地整治,到目前为止,共清退15000多亩苗木,全部改种粮食作物,该镇每年大约增加口粮1千万公斤。

为推进整治工作,泗安镇政府除了共向苗木种植户发放了1000多万元专项补偿资金,还协调当地苗木经纪人等社会力量,优先为种植户销售被清退的各种苗木,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如此同时,列入清退名单的各村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措施,收到了较好成效。

管埭村此轮清共转移清理了2600亩苗木。据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王玉华介绍,腾退出来的土地由村集体流转经过复垦后再转租给村专业农业合作社种植粮食,还鼓励部分承包者发展“稻虾共生”新型农业种植模式,探索效益农业发展之路。胡女士家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被流转土地的村民,村委则根据他们各自意愿,出面引荐到附近企业上班,或介绍给种植大户,从事田间日常管理。”一位村干部认为,为村民解除后顾之忧,是顺利推进清退工作的保障。

泗安镇禧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金安直呼“涉及几百户村民的苗木产业,全面清退真不容易。”他继而向记者反映,一开始,村里不少农户一对苗木还“恋恋不舍”,行动拖拖拉拉。为此,村里村干部、党员带头,率先在自己的承包田“开刀”,作表率。同时,发挥统战工作的力量,动员承包组长、村民代表和广大乡贤深入农户家里,帮助说服引导。在众人共同努力下,全村2300多亩苗木清退任务提前完成。

“通过与种植大户合作,这些土地前不久全部改种成水稻,天公作美的话,今年粮食产量至少可达130万公斤。”陈金安说,下一步要着力打造“千亩鱼塘”、“千亩稻渔共生”、“千亩稻油”等“千亩方”工程,要让禧祉村域内的耕地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千亩色彩,从而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村还通过种植红薯、发展种养、打造高标准农田等方式,提高种植效益,激发村民种粮积极性。

“种树效益比种粮要好,但种粮能保住饭碗更重要。”泗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轮清理腾退出来的土地,不管谁来耕种,必须确保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对于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将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责令改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