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阳朔十里画廊景区附近,多个“暴走团”无视交通规则、抢占非机动车道,导致正常行驶的车辆无法按规定道路通行,使得“暴走团”再次引发关注。

频频扰民,吐槽不断


(资料图片)

“暴走团”一般为开放式活动,如有兴趣可以随时加入,累了就自动退出。有参与者表示,除人多更有动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暴走团”更有路权优势。

无视规则、抢占车道、堵塞交通,已经成了“暴走团”的显著特征。据《法治日报》报道,日前,张女士在父母的催促下随其参加了两次“暴走团”活动。张女士说参加了两次就坚决不去了,因为太危险。但张女士表示家里长辈不认可:“你没看见机动车还要给我们让道吗?”

扰民和危险无处不在,因“暴走团”无视交通规则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新闻屡见报端。

除公众所熟知的扰乱交通等问题外,“暴走团”引发质疑的另一个原因是“噪音扰民”。在辽宁上大学的陈同学回忆说,“最崩溃的是高考复习阶段,有一个‘暴走团’经常绕着我们学校走,噪声影响学习,学校协商没有用,警察出警也没太大效果。最后,学生的家长过去守着,情况才有所好转。”

暴走团踢开路障

部分行为已涉嫌违法

据中国之声报道,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认为,“暴走团”上路的一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张柱庭表示行人上路列队走时,现有法规规定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

法治日报采访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海波时提到,道路是专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不是运动的场所。“暴走团”的占道暴走行为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因为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同时黄海波还表示,“如果‘暴走团’在机动车道上暴走,发生交通事故(比如被撞伤)时,因为‘暴走团’成员存在占道等违法行为,肯定要承担事故责任。对于‘暴走团’组织者而言,依据民法典,大概率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赔偿责任。”

解决问题需疏堵结合

“暴走团”频惹争议,也不应“一禁了之”。“暴走团”的组成人员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日益关注自身健康。并且步行这种集体运动简单易操作,且能更好满足参与者的社交需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空巢老人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堵疏结合是解决问题之策。记者注意到,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措施对“暴走团”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措施大多限于倡导性引导,如发倡议书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中国之声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时表示,针对“暴走团”行为出格的问题,可以先沟通、协商解决,但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执法手段来约束和惩戒。

除倡宣传倡导以及执法手段之外,政府职能部门也需要做出努力。《法治日报》采访曾担任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的王兴宏时 ,其表示“需要政府来明确牵头的职能部门,由牵头部门召集各方主体,形成合力、共同调研,解决‘暴走团’扰民、扰乱社会秩序等问题”。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南方日报评论认为,人口老龄化趋势呼唤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让“暴走团”有路可走当是题中应有之义,更应该而且也必须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

(综合自:中国之声、法治日报、南方日报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