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各地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精彩纷呈

统筹/许静 马汉青


【资料图】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随着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全省各地同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市民带来一场场让人眼花缭乱的非遗盛宴。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广东对非遗保护和推广力度的加大,更多非遗项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精彩亮相并“活起来”“潮起来”,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佛山

鼓励中小学校开发非遗特色课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景瑾瑾

日前,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禅城区南风古灶举办。活动上发布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于2023年6月10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专家库专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文化主管部门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同时,应当认定负责该项目日常保护工作的保护单位;应当根据申请或者推荐,依法认定本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应长期在本地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传承谱系不少于三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从艺时间不少于10年。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组织5名以上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分别对保护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和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义务情况进行评估。

《办法》还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公园、酒店、商场、地铁。教育、文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应当逐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人才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鼓励中小学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校本)课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学校或者传承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者课程,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学生给予助学金、奖学金、就业扶持或者减免学费等方面的支持。

梅州

建融媒平台传播“南国牡丹”之美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

6月10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在梅州牡丹剧场举行了广东汉剧融媒宣传平台上线仪式。

作为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广东汉剧大气典雅、声名远扬,绽放美丽三百多年,流传下许多经典作品,是“客家人的大戏”,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广东汉剧有生、旦、丑、公、婆、红净及乌净七大行当,传统剧目八百余出,唱、做、念、打(舞)的表演艺术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誉为“南国牡丹”。

近年来,广东汉剧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据介绍,广东汉剧融媒宣传平台是依托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的技术支撑能力,运用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所搭建的宣传平台。

该平台上线后,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四位一体方式,通过电视大屏+手机小屏、传统媒体+新媒体、线上+线下的方式,制作、推广具有时代气息的广东汉剧原创内容,并在梅州广电网络平台和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小红书、腾讯视频、知乎等平台刊播,努力构建覆盖更多受众的传播格局,深入展现广东汉剧的文化魅力。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党委书记王育平表示,广东汉剧融媒宣传平台是融媒体时代宣传广东汉剧的新形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接下来,该平台将紧紧围绕广东汉剧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点任务,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广东汉剧,让更多观众感受“南国牡丹”之美,进一步扩大广东汉剧的影响力。

东莞

学者巧匠共话龙舟文化传承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雷

如何推动龙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11日上午,“湾区龙舟说”粤港澳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话会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与东莞本土能工巧匠齐聚一堂、思维碰撞,共同挖掘、梳理、传递龙舟背后的文化价值。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介绍,自2017年起,东莞以恢复农历四月初八起龙仪式为契机,统筹文旅资源,打造“东莞龙舟月”,市、镇、村三级联合共建“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出版《东莞龙舟志》等研究成果,为东莞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积极推动龙舟非遗潮玩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形式,让龙舟更潮流、更好玩、更有趣。”黄晓丽表示,接下来,东莞市文化馆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基,结合特色产业、大型赛事以及最新技术,让龙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非遗文化创新,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传播创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宋俊华表示,要用年轻人听得懂、看得见的“形象输入”方式,讲好赛龙舟背后的人文故事,激活龙舟精神的当代价值,让龙舟文化走进生活、走进日常。

现任万江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叶荣华,是赛龙舟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叶荣华表示,我们不仅要看到赛龙舟的社会价值,更要看到它背后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的可能性。如今,万江正持续促进龙舟民俗文化产业的孵化,龙舟模型、龙舟文创公仔等龙舟文创产品的开发,正让赛龙舟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1996年,东莞沙田组建了全市第一支女子龙舟队——东莞沙田女子龙舟队。龙舟队员郭艳婷分享了她成为龙舟队员并征战美国的故事。“希望各级部门能创造更多机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继续把龙舟文化传承下去。”她说。

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从一名非遗工作者的角度,诠释了她对讲好龙舟故事、非遗故事的理解。她表示,讲好龙舟故事要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才能让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有质感、更为生动。

“我建议,大湾区城市应该携手成立大湾区龙舟文化保育及发展协会。”中国香港龙舟总会秘书长钟志乐现场提议,通过成立一个跨地区的机构,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在龙舟文化、龙舟运动上的交流与互鉴。

茂名

“非遗集市”可赏可玩可品可购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詹翔闵 通讯员 陈土婵 陈凤仪 卢才卓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茂名主会场(油城墟)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金塘镇油城墟滨河路举行,邀请市民们走进油城墟,共赴一场“可赏、可玩、可品、可购”的年度盛会。

“爷爷,这个糖画真好看,我可以要一条龙吗?”“嗯,这个簸箕炊真好吃,我还要一只。”非遗展示摊位前人头攒动,交织着此起彼伏的询问声、赞叹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活动汇聚展示了26个高凉非遗美食项目,包括茂名荔枝酒传统酿造技艺、阿朱家籺制作技艺、簸箕籺制作技艺等。现场还包括了11个乡村文创产品项目展示,扎染制作技艺、缅茄雕刻、六双花灯等。在室内有中医药义诊体验区,游客可以免费体验八卦耳疗,还有电白猫屎糖、电城琪昌炒米饼、电白沉香、高州木刻画的非遗直播带货室,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广茂名非遗技艺。

“茂名因油而建,因油而兴。今天我们身处的金塘镇油城墟不仅是茂名‘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中展现油城文化的重点建设项目,更是茂名市运用‘一四五’工作法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碧表示,将深入挖掘“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文化内涵,把油城墟、疍家墟、窦州墟、高凉墟、橘州墟5个样板墟打造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示范工程,让非遗项目充当传播“好心文化”的使者。据统计,如今茂名已拥有国家级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项目近300项,较好地延续了茂名传统文化的文脉。据统计,油城墟非遗集市当天销售额超过15万元,创有史以来新高,多个摊位追加库存仍然销售一空,供不应求,现场群众超过万余人次。

潮州饶平

32场活动助力非遗“出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锴跃 通讯员 洪志滨 图/受访者提供

饶平布马舞、饶平彩青习俗、饶平竹编……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潮州饶平县集中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游学、非遗主题班会等宣传展示活动。32场非遗活动多维度呈现饶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学校课堂,为1800多名学生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助力“饶”味非遗“出圈”。

6月9日上午,伴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饶平县师范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将省级非遗项目“饶平布马舞”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整齐划一的手势舞中,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展演。市级非遗传承人刘树钊还为学生们进行现场授课,讲解布马舞的历史由来、发展过程、特点等,让师生亲身感悟布马舞的魅力。

除了县直项目保护单位开展的活动外,各镇项目保护单位举办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6月8日,饶平县钱东镇公共服务中心携手钱东中心幼儿园到绿岛山庄开展“绿岛窑鸡”技艺表演活动。看制作、品美食,孩子们一个个变成非遗“小粉丝”。

据悉,近年来,为强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饶平县不断完善非遗项目保护利用体系,建强非遗传承人队伍。截至目前,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24项、县级39项,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6名、县级43名。另外,饶平县还将非遗与文旅结合起来,摄制“寻遗·饶平”系列短视频,在2023年文化旅游美食节中设置了非遗美食摊位27个、非遗技艺展示摊位5个,不断拓宽非遗宣传推广、交流发展的渠道。近日,该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自绘了《饶平县非遗地图》,通过手绘的形式,生动全面地展示了饶平各地的非遗打卡点。

云浮

推进岭南探源工程

擦亮岭南祖地名片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叶锦生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了解到,云浮市持续打造历史文化传承标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高质量高标准打造郁南磨刀山遗址公园,正是当地的扎实行动。

据了解,磨刀山遗址发现于2013年,是广东省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文化遗存,揭开了古人类在南江流域活动聚集地的神秘面纱,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磨刀山遗址是“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先后被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前,郁南县把磨刀山遗址纳入郁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年),正加快推进磨刀山遗址公园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擦亮“岭南祖地”文化名片。

郁南磨刀山遗址公园规划面积约6000亩,以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规划建设磨刀山文化遗址保护区、文化主题游乐区、特色观光农业休闲生态区以及康养度假区四大区域。目前,磨刀山遗址展示馆、磨刀山遗址第一地点本体保护、商业用房、遗址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和景观雕塑展示项目已建设完成。其中,磨刀山遗址展示馆精选200多幅图片和60多件实物,分“旧石器时代岭南原生态”“磨刀山遗址保护和活化”等五大板块,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磨刀山遗址的考古成果、文化价值。

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全力推动磨刀山遗址(南江文化)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磨刀山遗址公园二期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焕发优秀传统文化时代魅力,持续擦亮“岭南祖地”文化名片。

专家观点

要高度重视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乐

发布非遗旅游路线、开展非遗宣传推广活动、推出非遗保护办法……广东各地不断发力助力非遗“出圈”。在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承良看来,如今广东推动非遗传承“节节高”。对于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顺应时代的要求,非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随着文旅不断融合推广,非遗的‘出圈’是顺理成章的好事。”张承良表示,当前广东各地投入了大量精力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和传承,社会组织的参与度也比较高。得益于广东社会组织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环境相对完善,发展的机会很多,这几年非遗推广“节节高”。

如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张承良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要继续推进中华文明、岭南文明的溯源工程,让人们真正在历史的梳理当中,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第二要建章立制,形成政府引领,社会力量包括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市场和资本等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种生动格局;第三要高度重视非遗的数字化。在当前数字化的浪潮中,非遗是非常适合做数字化的保护传承的。在将基础性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对数字化的非遗进行深度的开发,至少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把它保存下来,这也是一种新的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活化保护;第四要大力加强非遗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要让更多专业研究人员参与进来,推动非遗文化研究的深入,这是构建文化系统性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