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是一座建市只有35年历史的城市,虽然总面积占广东省陆地总面积的超过百分之十,但工业基础薄弱,这里很多人一直都过着小城市里的慢生活。

不过,这几年,“小”城有了新变化,不少大企业来到了这里,他们为什么要到清远来?给这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资料图】

“小”城来了“大”企业

欧派集成家居是第一批从广州来到清远的企业,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正赶上厂里的下班时间。车间里暂时安静了下来,企业负责人就兴致勃勃地带记者来到了员工的生活区。

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钟菠:这边就是我们东生活区的食堂,满足我们员工众口难调的情况。广东人的口味相对比较清淡,这边的窗口就是来满足相对比较辣的需求。

颇具特色的布景、各式各样的菜系,甚至还有可以休闲的唱歌空间,一个与想象中的工厂厂区完全不同的环境。

对于清远这座城市来说,欧派这样的企业实在是个新鲜事物。

2014年,因为“大家居”,也就是全品类定制的概念逐渐兴起,原本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想要整合各品类产品的生产,至少需要六七百亩的厂房用地,在广州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并不现实。清远,这座离广州最近的城市,进入了企业的视线。

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钟菠:不仅仅是在地价,在配套所需要的水电气等等这些方面都有比较多的优势,交通也比较便利。

有广州的龙头企业愿意来,对于清远来说当然要全力支持。为了让企业能够感受到和广州一样的营商环境,清远所有的服务标准全部对标广州。

在政务服务大厅里,记者看到从不动产登记、税务审批,再到环保评估,原本应该由地方不同政府部门完成的事项,都能在大厅里一站式办理。

清远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钟菠:我们企业开办的手续,半天就搞定了。不敢想象这里是清远,感觉享受到了广州的服务。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党工委书记 褚大军:就像我们后面写的“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企业”,清远市政府是授权了园区管委会74项的行政审批权,足不出园区,可以办理完毕。

不仅引进了广州先进的服务理念,广州和清远两地政府也在合作完善周边的配套。现在,从园区直达广州花都的通勤车,可以实现两地1小时生活圈;加快建设的广东省职教城,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三个职业教育园区之一,不断弥补本地技能人才缺乏的不足。

有了交通、服务和人才优势,一批广州的先进企业都开始主动将目光落到清远,形成了“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等等一系列合作模式。

如今,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带动着清远产业跨越式的发展。2021年,清远成为粤北地区首个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城市。这座曾经工业薄弱的小城,也拥有了大城市的产业吸引力。

“小”城也有高精尖

大企业的到来,让清远的制造业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调研中记者发现,这座城市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依靠外来的力量,更有着自己的坚守和创新。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清远市的英红镇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茶叶,叫英红九号。在这样一片绿水青山里,却有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叫作气凝胶,是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材料。从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里,研发出的新材料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呢?

眼前的产品,有的看起来像是泡沫板,有的像是普通的棉布,特别在哪呢?

广东埃力生公司总经理助理 郑亚莉:气凝胶它有一个非常好的隔热性能,不会有任何的有毒害烟气。这个喷枪它的火焰温度有1200多度。火灼烧的部分呈一个红色或者是黄色的状态,但是在它背面,用手直接触摸,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薄薄的一层材料,却可以隔绝1200多度的高温。负责人介绍,气凝胶拥有最低密度的固体、最低的导热率、最高的声阻抗等14项纪录,不仅不怕烧,还不怕冷,可以耐受零下二百度的低温,还可以防水,能够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力、建筑等各行各业。但是从研发到实现批量化生产的难度极大,曾经长期被国外垄断。

广东埃力生公司生产部经理助理 赖元相:实验室里面的东西是比较理想化的,但是到了生产环节的时候变化很多。比如说导热系数,它在实验室里面可能做到很低,但是到了车间里面,车间的环境,还有突然间放大了很多倍的时候,它就会剧变。

瞄准了国内气凝胶产品的空白,2007年,企业在清远成立。最初选择这里,同样是因为土地资源充足而且价格便宜,对于初创的公司来说成本负担得起。但是四周都是山,一共也没有几家企业,更别说是科技企业了,不仅要克服环境上的不足,还要渡过心理上的难关。

广东埃力生公司技术总监 张秋华:每个科研人员都要有耐受寂寞的勇气和决心。大家觉得这个事情很难,大家觉得你这个行业很弱,或者大家觉得你这个单位很小,我们能不能通过自己自立自强,通过自己把自己做强大起来。

张秋华从研究生毕业就来到这里,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她说在大山里搞科研,反而沉得下心。为了克服批量化的难关,企业一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边持续更新自己的生产线。只有让实验室的数据与车间里的数据差距越来越小,准确度才能越来越高。

广东埃力生公司生产部经理助理 赖元相:最早的车间是比较简陋的那种,很多东西都是靠手工去做。后来上了自动化之后,只要设好参数之后,它就会自动帮我去调节。更加精密了,现在误差会越来越小。

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攻关,如今,企业生产的气凝胶产品,最薄的仅有零点几毫米,可以作为隔热材料,用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上;而大型化的产品则应用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包括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滑馆的屋面系统以及曲面幕墙系统。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国内市场份额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广东埃力生公司总经理助理 郑亚莉:我们在今年年底通过扩产之后,可以做到7万立方米的产能,将会成为全球规模化最大的一个气凝胶材料生产企业。

“小”城的产业如何持续发展?

有明星企业,有自主创新,看起来清远的工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应该很顺利。但是记者在调研时,当地负责人却说他们在产业发展中也走了不少弯路。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如何破解的?

在走访多个政府部门时,当记者问到清远发展产业最大的优势,几个负责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区位优势”。的确,从清远市市区到广州和佛山的距离,都不超过100公里。这么近的距离,只要给出足够优惠的条件,吸引企业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建文:我们的土地资源要素成本还是比较低。第二个生活成本也比较低。第三个交通区位非常凸显。当年在招商引资这块确实,不论什么项目来,我们都会引进,粗放式发展。

基于区位优势和相对粗放式的招商引资,清远的工业也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曾经连续7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但问题也逐步显现,快速并不意味着高质量,招上来的产业多并不代表着能够长远培育。

在清远市国家高新区最新出台的产业布局中,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陈建文告诉记者,当地没有新能源的基础,也没有产业配套,十几年来高新区也只招来了两家新能源企业。

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建文:新能源,我们最近引的企业,确实很难,我记得是2012年跟我们签约的,到去年才开始建设。搞产业讲究的是集聚效应。通过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考虑到材料是我们的一个主打,也发展了二十几年的历史了。我们这几个龙头企业在行内,无论技术和规模产值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而且它形成了一个集聚。

不是所有的产业都适合发展,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从原来的“5+1”,变成“3+1”,其中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开始向产业链高端化、全面化升级。在最新的招商项目中,新材料相关的产业占比更是达到了62%。而在这份清单上,项目进展、落实情况,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清晰可见。

原本一张清单、一本台账已经足够细致了,陈建文却从怀里又拿出了一本口袋书,上面每一个项目他都如数家珍。陈建文说,清远的产业起步得比较晚,没有什么更多的优势,就要比别人的服务更好一点,让企业来了就像回家一样。时间久了,招商的企业质量越来越好,本地的企业也会越培育越壮大。

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建文: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不好,你的口碑肯定不好,一些项目会流失。所以我们服务到家,比方说这个地方涉及污水的问题,还涉及贷款的事,我都要帮他去跑,这是我们自己要求做的,做到心中有数。

正是在这样的用心培育下,如今,清远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先进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左右,占全市比重超过50%。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上、下游涌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突破了半导体研发、超细级玻璃纤维产业化等技术,形成高端铝型材、稀散金属、先进改性塑料等前沿新材料的产业集聚群,带动清远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调研手记

从面积上衡量,清远并不算小城市,但如果按照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和体量,这里的确是工业“小”城。但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基础薄弱并不意味着不能后来居上,只要企业家有创业的精神,政府有培育的决心,坚定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小”城一样有大产业、大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岳群 王世玉 陈杰雄 清远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