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蹩”。“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蹩”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有关痿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肺热叶焦”,将痿证分为筋、脉、肉、皮、骨五痿。在治疗法则上,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


(相关资料图)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萎缩,周期

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癔病性瘫痪和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轻瘫的后遗症等。

一、病因病机

1、肺热伤津: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四肢筋脉失养,痿弱不用,而成痿证。

2、湿热浸淫:久处湿地或涉水淋雨,感受外来之湿邪,郁而生热,浸淫经脉,筋脉弛缓不用,而成痿证。

3、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不能濡养五脏、运行气血,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肢体痿弱不用,而成痿证。

4、肝肾亏虚:体虚病久,阴精气血亏损,或疲劳过度等,伤及肝肾,筋骨经脉失于濡养,导致痿证.

二、临床表现

1、肺热伤津:两足痿软不用,渐至肌肉消瘦,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呛咳无痰,咽喉不利,舌红,苔黄,脉细数。

2、湿热浸淫:肢体逐渐出现痿软无力,以下肢常见,手足麻木、顽痒,扪及微热,喜凉恶热,身重面黄,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3、脾胃虚弱: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纳少便溏,苔薄白,脉细。

4、肝肾亏虚: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大肉渐脱,头昏目眩,发落耳鸣,遗精,早泄,遗尿,妇女月经不调,舌红绛,脉细数。

三、治疗

1、治疗原则:益气生津,强筋壮骨

2、取穴及部位:中府、云门、膻中、中脘、气海、关元、肺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列缺、合谷、阳陵泉、解溪、环跳、承扶、风市、委中、承山。

3、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平推法、擦法、拿法、捻法、擦法

4、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一指禅推中府、云门、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每穴约1分钟。医者用滚法在肩及上肢部操作,配合患肢的被动运动,反复操作3分钟左右。按揉臂孺、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列缺等,每穴约1分钟。用捻法在掌指关节、指关节等处施用,约5分钟。施擦法于上肢部,以透热为度。医者施滚法于下肢前内侧、外侧,配合下肢的被动运动,时间约5分钟。用拿法在上述部位治疗,时间约5分钟。用指按揉法按揉阳陵泉、解溪各1分钟左右。患者俯卧位。按揉肺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每穴约1分钟。拇指平推从肺俞穴开始向下一直推到肾俞穴为止,反复操作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与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医者施滚法于下肢后外侧、内侧,时间约5分钟,配合下肢的被动运动。按揉环跳、承扶、风市、委中、承山,每穴约1分钟。从臀部一直向下平推到足跟部,反复平推1分钟左右。

5、辨证加减

(1)肺热伤津

①按揉中府、云门、膻中、风门,每穴约1分钟。

②拿风池、肩井,每穴约1分钟。

(2)湿热浸淫

①在中脘、脾俞、胃俞,治疗的时间可延长。

②摩腹3分钟。

③按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各1分钟左右。

(3)睥胃虚弱

①延长在中脘、脾俞、胃俞的治疗时间。

②摩腹部5分钟左右。

③按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每穴约1分钟。

(4)肝肾亏虚

①延长在肝俞、肾俞、命门的治疗时间。

②按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各1分钟左右。

③横擦肾俞、命门,透热为度。

四、辅助疗法

水针疗法:选曲池、外关、手三里、髀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用维生素B1100mg,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五、注意事项

1、本病疗程较长,恢复较慢,坚持长期治疗能改善症状与恢复功能。

2、嘱患者平时坚持适度体育锻炼,避免风寒湿邪,防止本病的发生。调节情志,节制房事;禁食辛辣、肥甘之品,对痿证的康复极为重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