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头以前的“领事馆”。

新建的大码头城楼。


(相关资料图)

红网时刻 见习记者 唐莉 记者 刘慧婷 实习生 贺永佳 刘越 通讯员 彭翔 邢勇能 益阳报道

清晨7点半,在资阳区资江西路改造区的一家老裁缝店里,店家王姐正在赶制搬走前的最后一批衣物。老式脚踏缝纫机上的线跟着王姐踩动的频率飞速穿过。“这里马上就要拆建新修了,我赶完这批布也要搬走了。”王姐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大码头街道的明清古巷建筑群正在修复阶段,周围的一条危房老房街正在被拆除。接受采访的市民李叔表示,明清古巷开发建设对旅游拉动也好,对保护历史遗迹也好,是一件大好事。

王姐正在赶制最后一批衣物。

“明清古巷这些古街这么多年也一直在缝缝补补,从青砖墙到红砖墙,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这么大场面的修建。”年过六旬的李叔说,“小的时候,明清古巷的面积比现在还宽不少,到现在一些老巷子塌掉了,上面新建了房子。”

李叔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被拆除的这批老房子,以前都是商铺,卖一些擂茶、烤红薯、油碗糕,因为在大码头的附近,不少来码头歇脚和休息的船客都会来这边消费。李叔说,大码头这里的老房子最有特点的,就是穿堂过的商铺过道和吊脚楼。“这里以前是商店、门面,堂中有一个柜台做生意,门差不多是敞开的,不只一个门进去,还通着后院,一个院子里面住几十个人,两边是风火墙,是明清古建筑的代表之一。”“围建的老巷子里应该还有一条河街,在河边上,以前都是做生意的吊脚楼。”

老房子下乘凉的周娭毑。

住在老房子改造区的周娭毑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最发达的交通就是航运了,益阳就是来往商贾们必经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那些从宝庆、新化、安化来的‘排古佬’上岸后就在这里歇脚、交易货品,所以以前这一带的酒肆和商铺都很多。” 另外,行船过往的人为了祈求一路平安,无风无浪,他们上岸后都会买酒杀鸡,在离资江大码头不到一里的魏公庙行礼祭拜,魏公庙巷也是因此得名,传闻最热闹繁华的时候,魏公庙一天要杀五六十只鸡。

大码头,曾经是益阳市区最为重要的物流交通枢纽,繁华鼎盛,风头无两,饱含几代益阳人的情感记忆。十五里的麻石长街,木材与青砖混合建筑的黑瓦房遍布街上,明清古巷建筑区里面包含两街三巷还有一些暗巷,月明楼、船员俱乐部、将军庙、马市街……遗留建筑都与文物相关。岁序更替,时光变迁,资阳区大码头街道日渐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逼仄的城市空间,阻碍着街区的发展。

老房子区的店面。

据相关信息了解到,目前复建的第一期大码头街道明清古巷旅游景区内,配套景区道路改造11条,建筑面积约65245平方米,包含室内传统表演艺术剧场及排练用房、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用房,室外传统民俗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改造等。配套停车位约750个,其中永清正街主入口处生态停车场约10357平米,设置小车停车位60辆,大巴停车位4个。

明清古巷修复后,原来的王家大院化身非遗民俗展览馆,以前的韩家堂转身变成了中医文化传播地,红色田公馆打造成为党史研学基地……自2019年起,益阳市将明清古巷纳入资江风貌带建设项目,目前项目正以复建的方式,让那些在物理层面已经消失的老街巷、地标建筑重现,也在规划和导入一些有别于传统商业的商业业态——存放百年乡愁、承载盛世繁华的故城古巷不日归来。

8月11日,资阳区申报的资阳商业样板街——明清古巷夜间经济聚集示范区已成功入选湖南省首批夜间经济消费聚集示范区名单。明清古巷景点建筑区在修缮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工后,联动资阳商业样板街、资江西路沿江风光带…… 资阳区现有的夜间经济消费区域,打造一个以资阳商业样板街—资江西路—明清古巷为核心,融合夜食、夜购、夜游、夜健、夜娱等多业态并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省级夜间经济消费聚集示范区,进一步活跃益阳城区的夜经济。

展现明清古巷真正魅力,要减少现代的侵入,不能出现不伦不类的再造景观,让原居民置身其中,同时注意细节,避免破坏大的格局。同时还要注意植入益阳当地的人文因素。在古城建筑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入益阳本土因素,对于后期运营要严格商家准入,要有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产品出现,本土产品的产出甚至可以按照原来的工艺来制作。益阳老街道经历修复完善,在未来能够延续和发展,才是大码头街道的灵魂,才是老益阳人的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