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第十届黄河戏剧节好戏连台。众多剧目中,大型现代平弦戏《绣河湟》获得普遍赞誉。该剧将地方民歌与戏曲元素相融合,把绣娘通过非遗刺绣脱贫致富的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如同一部山水人文交响曲,令人回味。

青海平弦素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主要流行于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中心的河湟文化区,原来是一种用多种曲牌连缀起来演唱故事或抒情的坐唱曲艺。1958年,西宁市戏剧学校将平弦音乐按照戏曲中的生、旦、净、丑等角色性格作了分类,结合教学排出了《游园惊梦》《玉簪记》等古典戏,将平弦正式搬上了舞台。在这一基础上,青海平弦实验剧团于1961年正式成立。在青海平弦由曲艺发展为戏曲的过程中,青海省戏剧工作者和平弦的老艺人们在唱腔、音乐、道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摸索和探讨。赋子腔,是青海平弦曲艺的标志性曲调。平弦演唱中较长的叙事段落、复杂的情节多用赋子调来演唱,故又称“西宁赋子”。青海平弦常以民族小乐队伴奏,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板胡、月琴、笛子、二胡等,演奏时旋律丰富而变化多端,显示出古典音乐在青海地区流变的轨迹。平弦戏初上舞台,唱腔依然以赋子唱腔为主,基本保持了曲牌套体结构,与此同时,不断吸收板腔体的长处,发展出慢板、快板等板式,提升了音乐的表现力。

《绣河湟》整体音乐结构层次分明、变化有致,曲牌体和板腔体有机结合。全剧音乐中有平弦音乐的柔美抒情,有青海花儿的高亢明亮,有秦腔的高亢激昂,还有青海民间小调的诙谐欢快,以及宣叙音乐如泣如诉的咏叹。有些唱段开始借鉴了秦腔高亢激昂的特点,结尾又能听到平弦戏的某些元素,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避免了单一性。

作曲家朱绍玉在《绣河湟》的“开篇”用大家熟悉的青海花儿“河州大令”创作了一首颇具山歌风格的歌曲,色彩多变的和声对于渲染气氛、提升音乐张力、展现交响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刺绣退货”这一段落的音乐,曲调委婉、哀怨,每一句的前半部分节奏紧凑、富于叙述性,后半部分则采用戏曲唱腔常用的一字多音的拖腔,使音乐显得更加委婉,伴奏的配器采用传统乐器三弦等与西洋弦乐相结合的形式。

《绣河湟》的唱腔设计充分考虑人物的个性化特点,全剧以板腔体为主,按照剧情需求,个别场景又打破了板腔体的限制。如第四场是音乐集中展现戏剧性的一场,有轮唱、对唱,唱腔音乐紧扣戏剧矛盾,使人物内心的矛盾与音乐色彩的对比形成强烈呼应。唱腔“湟水黎明月如钩”由引子、小夫妻对唱、阿爹独唱构成,表现了两代人的冲突。这段唱腔先以旁白形式的山歌作为引子,旋律起伏较大,其后过渡到戏曲唱腔,转而运用色彩明亮的徵调式。阿爹的唱腔大胆运用说唱音乐“青海贤孝”,结合戏曲紧拉慢唱手法,将阿爹内心的愤怒展现出来,颇具感染性。

《绣河湟》的音乐还吸收了西方歌剧的多声部思维,句式简洁、清晰。剧中还设置了主题和副主题,主题音乐沧桑柔美,副主题明亮秀丽,二者相辅相成,为全剧音乐增加了色彩。

戏以曲兴。剧种唱腔音乐能否吸引观众,决定着其生存与发展。《绣河湟》的音乐让观众产生共鸣,这不仅得益于作曲家深厚的音乐修养与高超的作曲技法,还在于他对河湟文化的了解及对青海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该剧以传统平弦戏唱腔为主要素材,创造性地将青海花儿、青海民间小调、青海各民族音乐元素、秦腔、眉户等西北民间音乐融为一体,为剧种的发展探索新路径。

(作者辛雪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推荐内容